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游记攻略 > 正文

杭州旅游攻略浙大之江校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类别:游记攻略 日期:2017-1-19 11:17:39 人气: 来源:

  据说,司徒雷登曾住过其中的上红房。

  另外,新建有曾宪梓教学大楼,与老房子的

  风格颇为相近。

  浙江大学之江校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之江大学旧址,这里有保存相当完整的近代

  大学建筑群,曾荣获世界近代学府建筑完整

  保护建筑第二名。

  这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校园,有22幢之江大

  学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建筑,建筑布局错落有致,

  历史人文沉淀深厚。到过这里的人,都会被这里

  的独特气场所吸引。

  沿坡而上,进入校园,眼前是两棵树龄超过两

  百年的巨大香樟树,再往上走,便是之江最美

  丽的红砖钟楼。百年钟楼,最奇特在于她的西

  式风格,甚至有些哥特式建筑的味道。

  拾级而上,穿过钟楼,眼前豁然开朗。西式的

  庭院,经纬纵横,你甚至认为中间加一座喷泉

  便达到完美至极的境界。

  在这里,你可以远视主楼,她庄严、肃穆,落

  落大方的矗立在那里,任凭你挑剔地选择最合

  适的视角来阅读她的美丽。

  主楼是原之江大学的总讲堂,现多为之江校

  区办公使用。当然,在这里你也可以回眺红砖

  钟楼,你可以发现墙中白石刻着“经济学馆”四

  个已经有些斑驳的楷体字。

  沿着石阶爬到校区最高处,那里的上红房,是浙

  江大学之江学院一处最高房子。红砖房的年代比

  钟楼更为久远,有百年历史,古藤缠绕的窗户非

  常雅致。

  这里门窗紧闭,空无一人,显得有一种特别的神

  秘感。据学校工作人员介绍,在这座房子里,可

  以俯瞰钱塘江。

  校舍过去,有一汪碧水和一座桥,称为“情人谷”

  和“情人桥”。

  据说,“情人桥”是司徒雷登的弟弟司徒华林(之江

  大学第三任校长)决定修建的。那桥下从前涧泉幽

  咽,蓄成了一汪碧水,周边林木疯长,杂花生树,

  景致幽美。当年这座桥是学生们约会胜地,故得

  “情人桥”之名。

  这个小湖真的很漂亮,关键是,这里可是半山腰

  啊,哪儿来的这么多水?还这么绿!真的很是让

  人惊喜。

  这不就是小九寨沟吗?

  就像喀纳斯的水一样!!!

  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叹。

  所以大家都会拿出手机或者单反不停地拍拍拍。

  然后大家全部都加入到狂拍照的队伍中去了。

  对呀,

  这样惊喜的景致谁会愿意错过呢?

  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执教于此的词学大师夏承焘,

  在日记中写道:“夜与雍如何情人桥听水,繁星

  在天,万绿如梦,畅谈甚久。”

  是的,如果可以,我也愿意在这里久久的停留,

  聊天聊地聊梦想,一定是种棒呆的体验,如果,

  身边再有一个懂得的人陪伴,让真的就希望时光

  永远停留在这一刻了。

  显然,那是从前的景致了。今天的那一汪碧水,

  看起来是经受过某种污染而呈现的蓝绿色。再往

  上走去,是一排看起来颇为破败的平房和矮楼,

  住着从前的校工以及家属。他们的房前,种着青

  菜,还搭着鸡埘。这种情景,更像是从前年月里

  那种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

  1、陈望道: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第一任上海

  市委书记,当年在之江大学念数学和英语,后来

  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一

  代修辞学大家。

  2、陈从周:这位从之江中文系毕业的学生,后来

  成为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大师,毕生致力于园林

  保护,同时还是昆剧大师。

  3、郁达夫:只在之江念了五个月就被开除了。

  4、吴晗:同样在之江念书被开除,《海瑞罢官》

  的作者。

  5、蒋礼鸿:敦煌学大师,在之江求学后留校任教,

  浙大能够成为敦煌学研究重地,他功不可没。

  6、朱生豪:这位之江大学的毕业生,在他32年的

  生命里,呕心沥血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中

  国出版翻译的第一部外国作家全集。后人如是评

  论他的翻译作品:“其质量之高,迄今无出其右者”。

  设置首页-搜狗输入法-支付中心-搜狐招聘-广告服务-客服中心-联系方式-保护隐私权-AboutSOHU-公司介绍-网站地图-全部新闻-全部博文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推荐: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峎山户外徒步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