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户外杂谈 > 正文

健康杂谈中国人喝酒真的更容易致癌吗

类别:户外杂谈 日期:2018-7-13 6:14:22 人气: 来源:

  笼统地看,饮酒对中国人最大的提法并不太准确,而是基于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造成的对东亚人最大。

  2018年伊始,英国《自然》一篇最新论文在全球刷屏:剑桥大学佩特尔(Ketan J。 Patel)团队通过动物(小鼠)模型,发现酒精和其代谢产物乙醛会对造血干细胞造成显著影响,从而引发癌症。

  过量饮酒会造成健康损害,这是众所周知的结论。现在,该论文不过是对饮酒有害健康提供了进一步的动物模型证明。由于该篇文章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因而引起了广泛注意。

  这篇论文主要的论据是,再次乙醛可直接细胞DNA结构,诱发基因突变,甚至引起严重的染色体重组,因而可能致癌;携带ALDH2基因缺陷的老鼠喝酒后,DNA突变数量是普通老鼠的4倍。中国有大量的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缺陷(喝酒后脸红者)的人,更易受到酒精和乙醛的,所以中国人喝酒更容易患癌;乙醛会大量造血干细胞突变,其功能,也容易诱发癌症。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是从小鼠身上得到的结果,显然不能简单地推己及人。而且,即便可以推论到人,在剂量关系上,用于小鼠的剂量换算到约要增加10-12倍。理解了这些关系,再来看此项研究的结果就比较好解释。

  对这项研究较新的解读是,饮酒对中国人特别有害,因为中国人中有大量的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缺陷者。由此,首先要弄清乙醛脱氢酶与酒精有什么关系;其次,中国人中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者到底有多少。

  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饮酒后,乙醇要在肝脏中经历两次化学反应,才能无害化分解掉。第一次化学反应需要乙醇脱氢酶把乙醇分解为乙醛。乙醛甚至比乙醇的毒性更大,因此需要第二次化学反应来消解,化解的酶就是乙醛脱氢酶。在这个酶的作用下,乙醛被脱掉一个氢,成为乙酸,即醋酸,相当于人们平时吃的食醋,乙酸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至此,酒精才会对人体无害。

  如果乙醛脱氢酶缺失或生物活性差(不起作用),则乙醛会在体内蓄积,让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脸色泛红、皮肤潮红等现象,也即喝酒“上脸”“”。乙醛脱氢酶有3个,分别为乙醛脱氢酶1-3,但起主要作用的是乙醛脱氢酶2(ALDH2),解酒也主要是靠这个ALDH2。

  研究发现,在东亚人中,有一半人口带有突变的乙醛脱氢酶2(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者),但是,在欧洲人中没有发现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者,这就让东亚人似乎不胜酒力。所以,笼统地看,饮酒对中国人最大的提法并不太准确,而是基于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造成的对东亚人最大。

  不过,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者或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的人少量饮酒即上脸,感到身体不适,因此可能避免另一个不会大量饮酒而产生酒精依赖。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

关键词:健康杂谈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峎山户外徒步网- All Rights Reserved